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5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为应对疫情封控带来的挑战,无数一线工作人员奋战了两个多月。

界面新闻 小财女部落 2022-05-22 21:42 Posted on 上海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白帆

一艘62000载重吨的多用途重吊船搭载着中国出口非洲摩洛哥疫苗工厂整套设备,从上海港的罗泾码头起航驶向非洲;中远海运承运的67个高柜通过水水接力的方式分两批次从宿迁运至上海洋山港,按时执行出口任务……

上海港不仅是中国的主要港口,更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保障上海港有序运转,对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意义

为了应对疫情封控带来的挑战,无数一线工作人员奋战了两个多月:船公司的销售、开驳船的船长、出口厂商的物流经理、集装箱卡车司机……他们的付出,使上海港在疫情特殊时期仍然坚持有序运转在中国进出口数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闭环管理保运转

从3月底开始,上港集团就实施24小时工作制,上港集团2万多名职工、作业人员坚守岗位,实行闭环管理。一张上海港夜间灯火通明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上港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至今仍然如此。

航运物流链条长,疫情封控使每个环节都受到了影响。在上海港区外围,集卡司机们面临核酸检测、公路运输部分受阻等困扰。为了提高外集卡的通行效率、打通物流运输堵点,上港集团在3月底推出了《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该证可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流通,目前已经发放90多万张。

为了方便集卡司机日常核酸检测,上港集团在相关区域最多设置过7个核酸检测点位,帮助集卡司机就近进行核酸检测。上港集团相关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这些检测点位已经能够达到17000次/天的核酸检测能力。而且,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的核酸采样记录可以对接全国范围内核酸检测机构的数据。

考虑到司机休息、饮水、如厕等基本需求,上港集团还推出了移动厕所、免费盒饭等措施。据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周勇透露,从4月11日起,上海港8个集装箱码头每天为进出港的集卡司机提供的免费餐食有3000多份。

防疫和保障工作的开展让港口运营效率迅速归位。5月1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李国平表示,目前上海港集卡进港车次大幅回升到2万辆次以上。

港口的堆场是影响港口运转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上港集团方面透露,上海港提前“扩容”集装箱堆场达60万平方米,为集装箱堆放预留了空间。尤其在冷链箱和危化品堆放吃紧的情况下,上海港迅速增加冷链箱插头,优化危险品堆存管理,冷链箱堆存率已从4月9日的最高峰78.9%下降到40%左右。

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4月份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8.5万标箱,为去年同期的约83%。另据5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近日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万9千标准箱,恢复至正常时期的九成;外贸方面,5月上半月上海口岸的进出口监测货值为1886亿元,环比增长17%。

多种方式联运

为保障长三角区域物资运输和企业复工复产,交通管理等部门建立了水运保通保畅工作专班。同时,长三角各地发挥水网优势,内河港增加支线船舶、铁路货运站增多运输班次,提高陆路转水路铁路的比重,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3月中旬,上港集团就宣布推出“集装箱路改水”服务,缓解因疫情影响造成的上海港公路运输资源紧缺的压力。这也让距离上海港不足100公里的太仓港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4月11日,上港集团和太仓港管委会联合发布了《沪太两港关于合力提升水路保供保畅能力的通告》,周边企业经过太仓港转运进入上海港可享绿色通道,其中包括陆路绿色通道、水上绿色通道等不同内容,同时提供优先靠泊服务、减免相关费用等措施。

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敏勇介绍,疫情期间,一些企业从厂区到上海港的陆运环节不畅,太仓港就协调企业先把货运到太仓港,之后从太仓港通过水运的方式运输到上海港。

太仓港目前共有217条航线,其中54条可到达国内的主要港口,而在太仓港与上海港之间,每0.6小时就有一艘驳船,帮助货主把集装箱运输到上海港的不同码头。

驳船班次大幅增加的同时,载货量也有明显提升。王敏勇介绍说,如今到洋山港的水上穿梭巴士基本满载,太申快航运输装载率达七八成。

一位从业多年的货代经理也表示,最近有货主急着发货,但因为疫情影响找不到拖车,如果出口时间被耽搁,货主就会面临高额的违约损失。为此,该货代紧急协调相关资源,通过水路运输的方式解决了货主的燃眉之急。类似的情况在苏州等地还有很多,客观上助推了太仓港驳船运输的业务量增长。

实际上,太仓港早已被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上海港与太仓港之间的协同也愈发频繁。近几年,驳船中转运输的方式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然而,驳船运输货物到上海港后,仍需要集装箱装运,而太仓港的吞吐量增长之后,缺箱的问题再次出现。

“比如苏州的一家企业,跟船公司之间的合同约定是要把货物运到上海港,但因为陆路运输不畅的原因改到太仓港交货,这时太仓港就需要集装箱来完成装箱运输。”王敏勇解释道。

为了解决太仓港的缺箱问题,5月初,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成立。5月7日,首批从上海港调拨的1.5万个集装箱到太仓港,供苏州企业使用。如此一来,出口企业就可以直接在太仓港提出空箱,装好出口的货物以后,直接进港,而集装箱货物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前完成装载、分类等工作,等到了上海港,装载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这样的高效协同下,4月份,上海港水水中转占港口集疏运的比重达到65%,比3月份增加13.5个百分点。

保障复工复产供应链稳定

不少企业在全体员工远程办公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发挥作用,保障港口正常运转。

中远海运集运副总经理辜忠东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远海运集运在上海地区每天有将近4000名员工同时在线上办公,每天早上7点半就在线上打卡,进入工作状态。

王升是中远海运集运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20多年。上海疫情爆发后,他和其他几位居家办公的同事承担起了业务咨询工作,不论是以往的“熟客”还是不认识的货代或者厂商,都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一旦客户所在地区出现疫情,他和同事就要立即摸排当地客户的情况。王升对界面新闻表示,有一次晚上7点左右接到摸排任务,一直到凌晨一两点才忙完。

“我主要需要完成运输的前段工作,比如舱位、集装箱等资源的协调,还要沟通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王升介绍。

他告诉界面新闻,在疫情期间,联运模式发挥了重要的集疏运作用,使港口保持畅通而不致发生堵塞。比如因为公路段防控政策的限制,部分陆路运输不畅通,但中远海运集运有很多长江内河、沿海的支线船舶,在国内的各个口岸也与铁路公司有合作,经过资源的统一协调后,可以将公路运输部分转变成水路运输或者铁路运输,从而保障运输。

如今,上海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阶段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有行业预测显示,预计后续会出现一波需求反弹。而王升和诸多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同步观察市场变化,制定更贴合当下的运输方案。

王升还说,虽然疫情影响了很多人,但在海运行业,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工作,甚至比以前更忙了。

(应受访者要求,王升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